【民生報/記者沈尚良/台南報導】
2006.10.03 03:23 am
一名53歲的男性三年前發現腎功能異常後,固定門診追蹤治療,一直相當穩定。但去年開始自行服用中草藥,希望能夠恢復腎功能,不料腎功能卻一路下滑,最近被迫洗腎。
另一名47歲的婦人有痛風病史,因居住偏遠就醫不便,一向是吃電台廣告藥丸治療,前後持續了四年。今年開始出現腳腫現象,手指關節有痛風石,還因為感染伴隨紅腫痛而住院,並發現腎功能異常、腎乳突壞死與鈣化,雖治癒出院,但腎功能已受到損害。
台南郭綜合醫院腎臟科醫師蔡明松表示,吃藥不慎,可能吃出腎功能惡化、尿毒症。像有些人習慣吃止痛藥,尤其是市面上常見的混合型止痛劑,長期濫用可能造成慢性腎功能不全,值得引以為鑑;而中草藥也值得重視,尤其是含馬兜鈴酸成份的草藥,應尋求合格中醫師診治、處方,以免造成後遺症。
美國腎病研究組織(USRDS)2004年報告指出,台灣每年新尿毒症人口數達每百萬人口385人,是全世界發生率最高的國家;台灣腎臟醫學會統計2003年尿毒症發生率,雲嘉南地區每百萬人口有514人,是全台灣發生率最高者,也等於高居世界第一。
蔡明松說,腎功能惡化有許多因素造成,糖尿病已成最主要原因,而參考台灣民情與目前所知證據,服用中草藥與止痛劑也具有重要角色。
蔡明松說,西藥裡的止痛劑是對腎臟有極度傷害的藥物,像1980年代以前最常使用水楊酸、非那西丁、撲熱息痛、咖啡因等成份,過量攝取易導致腎病變。其中以非那西丁引起腎病變機會較大,美國FDA已明文禁止。
他說,在國內以混合型止痛劑對國人健康影響最大,這種由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與乙醯胺酚類止痛藥混合而成的止痛劑,市面上並不少見,例如標榜加強錠、感冒糖漿或止痛糖漿等止痛劑,絕大多數都屬於這類。
止痛劑對腎臟的危害,多是有長期濫用的習慣,通常合併兩種以上的止痛劑數年或數十年,以中年人居多,女性是男性的三倍以上。心臟衰竭、肝硬化、腎病症後群等體液缺乏病人,及有腎衰竭病史、急性出血、進行中的嚴重感染、老年人、阻塞性腎病變患者,使用止痛劑應特別小心。
【2006/10/03 民生報】
Thursday, October 05, 2006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