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04, 2006

吃藥反應 「性相近習相遠」

【民生報/記者林進修/報導】 2006.10.02 03:16 am


吃藥,是件既簡單卻又相當複雜的事。它之所以簡單,只因為把藥物丟進嘴巴、吞下肚即可;至於複雜,則是每個人體質不同,有人吃了有效,有人卻無效,嚴重者甚至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陳垣崇長期鑽研這個領域後,已找到幾個會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的特殊變異基因,為將來的個人化醫療跨出重要一步。
昨天上午,陳垣崇應邀出席台大醫院小兒部百週年紀念演講會,並以「基因體醫學時代:基因及您的健康與疾病」為題,發表近年來在藥物不良反應研究領域上的成果。

陳垣崇舉孔子「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為引,強調藥物作用的差異性。其中,就近來常被用來控制血壓、治療心臟血管疾病的Statin類藥物來說,雖大半患者吃了有效,卻也有3成患者沒有任何反應;另在高血壓患者常用的貝它阻斷劑方面,也有3成5患者服用後未出現預期反應,在在顯示即使服用相同藥物,也不見得人人有效。

如果只是無效,還沒多大關係,一旦出現不良反應,那就糟了。陳垣崇指出,有些患者服用抗癲癇藥物Carbamazepin及Phenytoin後,會出現史蒂芬強生症候群,全身佈滿竭色斑塊,很顯然是特殊體質使然。

為解開這個謎團,他和長庚醫院合作,以44名服用上述藥物卻出現症狀的患者為對象,原本打算抽血檢驗5千個變異型基因,結果才檢驗到第8百個左右時,就找到HLA-B1502這個變異型基因是引發史蒂芬強生症候群的「元兇」;換句話說,身上帶有這個變異型基因的人,一旦服用上述那兩種抗癲癇藥物,就極有可能併發史蒂芬強生症候群,其機率約為一般人的2千5百倍至3千倍。

陳垣崇表示,HLA-B1502變異型基因常見於東南亞人身上,從中國大陸、越南、泰國、香港、法國及美國蒐集到的史蒂芬強生症候群病患,幾乎都有東南亞的血統,不難想見兩者的相關性。

他說,醫學界曾在非洲某個小島找到一名併發史蒂芬強生症候群的病患,原本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最後翻閱相關文獻才發現,原來早年「三寶太監」鄭和下南洋時,艦隊曾遠赴非洲東岸,而這名患者很可能就是艦隊成員之一的後裔,這才一舉解開謎團。

陳垣崇強調,從藥物不良反應的研究中,我們可掌握某些特定基因引發更大傷害的證據,進而提供醫界做為日後個人化醫療的重要依據。他解釋,將來醫師可針對某些特定疾病患者進行抽血檢驗,確認未含有某些變異性基因後,才予給藥治療,一來減少併發症的威脅,二來也提供更好的療效,為醫療開啟新頁。

【2006/10/02 民生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