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報/劉競明】 2006.10.02 04:14 am
日前,台北縣亞東醫院慶祝升格為「醫學中心」,使得台灣擁有19所醫學中心。醫學中心給民眾的觀感,似乎代表著醫院大、醫師多、醫療儀器與設備先進、與品質佳的印象。然而,台灣的醫學中心如此多,似乎是另一種「台灣奇蹟」。
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附設醫院為例,醫院規模僅有800—1000床,從筆者十年前前往進修期間,至今仍連續擁有全美最佳專科最多的醫院排行;其不輸哈佛,較之於梅約診所亦不遑多讓。
筆者近18年前從陽明醫學院畢業,礙於公費醫師制度不能於當年的「醫學中心」接受住院醫師訓練,結果只有在衛生署之服務契約期滿,再重新回到醫學中心接受完整的住院醫師及總醫師訓練,才能於今日之醫界立足。由此可見,醫學中心的教育訓練與知識及技術傳承,對培養未來新一代的年輕醫師具有舉足輕重之影響。
依筆者曾經在省市立醫院層級、輔導會系統醫院及現今的工作單位──財團法人醫學中心工作,歷經十多年間體驗出不同的醫療工作文化與員工互動,簡言之:醫學中心對於處理急重症的能力,尤其是在緊急狀況下處理大量傷患、需要跨專科支援、整合、協調及合作的總體能力,應該才是醫學中心的核心價值。醫學中心的醫療品質在於,有能力面對大量的門診與大量的手術、急重症病患、疑難重症患者等醫療工作,且都能有條不紊、秩序井然地維持最基本且可接受的醫療品質。
由於健保給付制度及民眾長久的就醫習慣,讓醫院經營者與管理者普遍意識到:只要「大就是美」,只有「大才是好」;加以「輸人不輸陣」的心態下,從過去二十年來,各級醫院無不大力擴建,也隨時在籌建分院,無非以成為「醫學中心」為願景及使命。然而,吾人關心的是,一旦醫院升格為「醫學中心」後,是否真的具備醫學中心的工作能力(capacity)與多元化人力素質之能量(power),以及足夠且可接受的醫療品質(quality)呢?(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醫師)
【2006/10/02 民生報
Wednesday, October 04, 2006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