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婦產科醫學會 何師竹獲頒女醫師貢獻獎
【民生報/記者林進修/專訪】
2006.11.10 03:55 am
何師竹。
記者林進修/攝影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第18屆國際婦產科醫學會,今天結束,台中榮民總醫院婦產部主任何師竹(見左圖)獲頒「女醫師貢獻獎」,讓與會國內醫師與有榮焉。
何師竹行醫已35年,對於能獲大會頒獎肯定,她直說不好意思:「要不是能讓『台灣』這兩字在數千名來自各國的婦產醫師面前發聲,我恐怕不會趕來吉隆坡吧!」
回首前塵,何師竹坦承當年選擇婦產科,多少有點意外。台大醫學系畢業後,她在台大醫院實習,有天輪到婦產科跟診,一名老太太拉著她的手說:「如果早知道有女醫師在這裡服務,我早就接受治療了。」
原來,老太太生性保守,儘管下腹深感不適,卻不好意思讓男醫師看診,一拖再拖,直到子宮頸癌末期才就醫。望著那雙哀怨無奈的眼神,何師竹決定留在婦產科發展。
之後,何師竹轉往台北榮民總醫院服務,專攻具挑戰性的婦癌,為了精進醫術,她常偷看前輩開刀。民國72年,台中榮民總醫院開幕,她南下接掌婦產科主任。
到了台中,何師竹發現,多數子宮頸癌、卵巢癌病患都拖到3、4期才就醫,難以救治。她記得有名末期子宮頸癌患者一再哀求:「妳一定要救我啊!如果我走了,我那未成年孩子及瞎眼的婆婆要怎麼辦?」
就是這份不捨,當衛生署於民國82年推動子宮頸抹片檢查時,何師竹經常利用假日下鄉為婦女採檢。其後十年間,她走過一百多個鄉鎮,做過12萬個抹片檢查。
有次,她到南投鹿谷鄉凍頂村住了3天,每天晚上等上山採茶的婦女回家,再上門拜訪,做抹片檢查。「何主任,妳還記得我嗎?」何師竹想了老半天,才想起對方是多年前子宮外孕而經她開刀治癒的病患。
何師竹說,這名病患是罕見的AB型RH陰性血,麻醉科醫師當時堅持,沒有準備好1000毫升的血就不麻醉,以免術中血壓遽降,危及病患生命。
何師竹只好拿起電話,打到東海大學及其他外國學校求援,終於找到一名血型相符的外籍老師,火速取得400毫升血液,再從台北調來600毫升,才得以完成手術。
「這種故事太多太多了,」讓她欣慰的是,衛生署推動子宮頸抹片檢查的這十幾年來,嚴重子宮頸癌患者已大幅減少,她希望在多了疫苗這項利器後,未來婦女都能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
Friday, November 17, 2006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