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17, 2006

針刺療法 搶救早期腎衰竭

針刺療法 搶救早期腎衰竭
【民生報/記者林進修/報導】
2006.11.14 03:33 am


慢性腎衰竭持續惡化,除了腎臟移植,俗稱「洗腰子」的血液透析及「洗肚子」的腹膜透析,往往是患者不得不的選擇。不過,一項臨床研究顯示,在未進入透析前即接受針刺治療,可延緩病情進展,患者或可試試看。

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統計,台灣腎衰竭而進入透析的患者,其發生率及盛行率均高居全球前兩名,估計目前已有5萬多名患者過著透析的日子。一旦腎功能惡化到必須透析的地步,不管是選擇那種透析模式,這些患者的生活品質即明顯下滑,因此不少患者一聽要透析,就嚇得不敢再就醫,直到健康情況實在糟透了,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接受透析治療。

針對這些患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泌尿科暨疼痛科主任陳證文試著透過針刺療法,協助他們延緩腎功能惡化的速度。在該院腎臟科醫師蔡慧芳及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科醫師鍾炫光的協助下,他蒐集120名已達透析邊緣的慢性腎衰竭患者,施以針刺療法,採取的是他獨創的「二三五八針法」。

陳證文解釋,這種針法是以陰陽、三交、五行及八卦為基礎,將人體依序區分為各種區域,再找到最適宜的部位下針。就慢性腎衰竭來說,所選的部位是前臂外側靠手肘的三分之一處,男左女右。

選定下針部位後,陳證文再依患者血液肌酸肝值的高低,決定治療時程。血液肌酸肝在每百毫升4.0毫克(0.4mg/dL)以下者,每周一次;4.0~8.0mg/dL者,每周兩次;8.0mg/dL者,每周增為三次。每次下針後,留針30分鐘再拔針,且每名患者均接受面訪問卷調查,據以了解針刺治療前後生活品質的變化。

在已完成10次治療的80名患者中,肌酸肝值下降0.2mg/dL以上、屬病情進步者有47人,佔58.75%;肌酸肝值升降在0.2mg/dL以內、屬病情沒有變化者15人,佔18.75%;至於肌酸肝值上升0.2mg/dL以上、屬病情惡化者18人,佔22.5%。在病情惡化的18人中,已有5人不得不接受透析治療。

陳證文表示,針刺可增進腎臟的氣血循環,協助腎元細胞恢復部分功能,延緩腎功能惡化的速度。他強調,這些患者最後也許都難逃透析命運,但時程應可往後挪,生活品質也可因此而獲得提升。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