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1, 2006

帶狀疱疹 最難忍痛

【聯合報/林政賢/高雄市林政賢皮膚科院長】
2006.12.19 02:58 am



成群的水泡及紅斑,沿著單側皮節排列成帶狀(左圖)。帶狀疱疹因發作得太嚴重,而形成疤痕(右圖)。
圖片提供/林政賢醫師


冬天是帶狀疱疹(皮蛇)好發季節。考試熬夜的學生、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或年紀大的老人家,常因免疫力暫時降低,讓體內的水痘病毒再度活躍而引發此病。

帶狀疱疹的典型症狀,可見到一群一群的水泡,沿著皮節排列於身體的單側。但若發得很輕微,僅可見到一、兩群的斑塊或小丘疹,甚至連疹子都沒有,只有「抽痛」的感覺,造成診斷上的困難,也因此,帶狀疱疹常被當作偏頭痛、心絞痛、胃潰瘍、膽結石、腎結石、盲腸炎、下背痛、坐骨神經痛、肌肉痠痛,而延誤治療。

治療依病程的不同階段,皮膚科醫師會處方不同的口服藥及外用藥。一般狀況下,水泡在十至十四天會結痂,傷口完全好則要三至四周。若水泡發作太厲害,或合併細菌感染,形成疤痕的機率就很高。

此外,帶狀疱疹最麻煩的,就是「疼痛」的問題。分兩個階段:

1.前驅痛、急性神經痛:在皮疹出現的幾天前及出現後,會有抽痛、刺痛、麻、癢、灼熱感或感覺異常。

2.疱疹後神經痛:持續而間歇性的灼熱感、割裂感或怪異痛覺。怪異痛覺是指皮膚上並沒有給予刺激,或是給予非疼痛性的刺激,但病患會產生劇烈的疼痛感。

六十歲以上老人家發帶狀疱疹後,約一半會有疱疹後神經痛,可持續數月,甚至一、兩年。曾有新聞報導,一老人家因無法忍受嚴重的疱疹後神經痛而跳樓自殺。

國內外研究證據顯示,愈早使用口服或注射抗病毒藥物,愈能減少水泡發作的嚴重程度、縮短病程及減低疱疹後神經痛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

抗病毒藥物在疹子發出來的72小時內使用,效果最好。不過,若病患在發疹的三天後,水泡仍不斷地快速增加,或病患年齡超過五十歲,嚴重疼痛,免疫力低下者,傷口容易留疤或有蟹足腫體質,或發生在臉部三叉神經(怕影響眼睛)或薦椎神經分布(怕影響排便)的皮節,仍可建議使用抗病毒藥。

至於疼痛,輕微時可給予一般口服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嚴重時,會用到管制的成癮性止痛劑、抗憂鬱藥物及抗癲癇藥物等。其他被報告過的方法,還有在疱疹後神經痛的階段給予靜脈注射及口服抗病毒藥物、肉毒桿菌素注射、辣椒膏、麻醉劑貼布、凝膠或乳霜、脊髓腔內注射類固醇、神經阻斷術等。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