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19, 2006

胎兒異常 超音波未必看得到

【2006/09/18 民生報】

【記者林進修/報導】

初為人父母者打從確知懷孕那一刻起,就急於想透過超音波了解腹中寶寶的健康狀況,讓婦產科醫師承擔巨大壓力,逼得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大聲疾呼:「超音波檢查並非萬能,它只不過是早期診斷工具而己。」並籲請孕婦及其家屬,別再給醫師太大壓力了!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婦產部主任楊友仕指出,這些年來,婦產科門診經常聽到孕婦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比如「我的寶寶胎心音聽起來是否有先失性心臟病?」「四肢手指是否健全?」「智力到底正不正常?」聽得看診的婦產科醫師一個頭、兩個大。

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施景中認為,胎兒超音波雖可協助產科醫師了解子宮內胎兒的狀況,卻非萬能工具,比如胎兒的智商、視力及聽力等生理功能,就無從得知,如果硬要醫師提供標準答案,那也未免太沈重了些。

他說,健保唯一給付的那次超音波檢查,均選在妊娠20~22周進行,那時候的胎兒仍未發育完全,很難從超音波影像中看出四肢手指的模樣;更何況,胎兒的屈肌向來很強,手指頭始終握得緊緊的,要從中數出幾根手指頭來,談何容易。

在雲林斗六執業的婦產科醫師陳夢熊也說,要是胎兒翻個身,背部扺著媽媽的肚皮,就更難從超音波影像中檢查到手指的發育情形。他就碰到一例個案,產前超音波檢查並未發現異常,生下來卻發現左手中指、無名指及小指連在一起,所幸經與產婦及其家人詳加解釋後,事情才未鬧大。

施景中強調,受限於聲波的物理特性,超音波檢查其所呈現的影像當然也受到影響,如果孕婦又是個頗具「份量」的胖女人,厚厚一層脂肪擋在中間,影像勢必更加模糊,婦產科醫師進行超音波檢查時,僅能盡力而為。

為了不讓孕婦誤以為超音波為萬能的檢查工具,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校長蘇聰賢建議,婦產科醫師檢查前務必向孕婦詳細說明超音波檢查的侷限性,讓她們心理有個譜,免得到時候出現狀況時,有理說不清而對簿公堂。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