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7自由時報家庭兩性
文/慈濟基金會
「我已經盡力來報導社會的光明面,但是負面新聞卻也報了不少。」靳秀麗在主播崗位數年之後,有感而發說著。而負面的新聞,說穿了也是人性最脆弱的一面。
「現代人到底有什麼心結,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我們不滿足又不快樂?」媒體能載舟,亦能覆舟,靳秀麗瞭解傳播的力量,對社會大眾的影響性,因此,在處理新聞時,也常陷入了兩難與煎熬當中,直到現在她開始在養護院關心老人,體驗人生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當她發現,擁有得愈多,煩惱愈多時,趁著一次慈濟義賣,全部出清,現在每次要花錢時,她會想想看,這是需要的,還是想要的。
「當你慾望減少,容易滿足,就會覺得快樂。」靳秀麗常常提醒自已,對慾望節制一點,追求的速度再慢一點,慢慢地回歸到簡樸生活,得到快樂。
靳秀麗還說道:「簡樸生活,不是在物質上苛刻,讓自已不舒服,也不是反科技文明,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取捨的智慧。」讓生命由自已來做選擇,除了鼓舞回歸到樸實人生,更要走出真正的價值。靳秀麗看見這個社會危機四伏是因為人心出了問題,她一語中的:「心要來醫,我們這樣才會真正的得到快樂和幸福。」
Thursday, September 28, 2006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