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19, 2006

從災難中看見希望 那裡有苦就往那裡去 人道救援團體積極參與國內外救助 散播大愛

【2006-09-19/民生報/A1版/今日焦點】

記者林進修、梁欣怡/報導


前言
再過兩天,九二一大地震就要屆滿七年了,回首當時的地動天驚、天人永隔,還是令人驚怖不已、悲痛難抑;這類駭人的災變,甚至於可怕的貧窮、更慘絕人寰的戰禍,在地球村不斷上演,不論是發生在台灣或海外,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台灣世界展望會、路竹會及慈濟基金會等團體莫不積極投入災難救助、人道救援的工作,這些大愛志工慈悲付出,也從災難中看見幸福與希望……。

「那裡有需要,我們就到那裡。」正是台灣大愛志工的具體寫照。

今年榮獲第16屆醫療奉獻獎團體獎的台灣路竹會,從國內義診到國外,如今路竹會已經成為義診的代名詞,一路走來已過11個年頭。創會會長劉啟群強調,義診是條漫長而孤寂的道路,通常沒有耀眼的鎂光燈,有的只是長途跋涉、披星戴月的辛苦奔波,若沒有堅定的理想,很難繼續走下去。

如果當次義診行程緊湊,前一個部落才看完診,就得收拾所有設備,立即開拔到下一個部落,而且多在匆匆吃過晚餐後,趕往另一個部落展開夜診,若沒有過人體力及意志力,很難吃得消。正因為如此,路竹會通常會讓新加入醫護人員先參與幾次國內的義診,確定吃得了苦,再規畫國外義診行程。

劉啟群解釋,這是因為國外義診的難度更高,不僅有語言及文化隔閡,醫療環境更差;就拿非洲的索馬利亞來說,由於經年內戰、民生凋敝,全國才三、四十名醫師,而且多是為賺錢而前往執業的外籍醫師;問題是,這些醫師全都集中在都會地區,一走出都市,生病就醫可說難如登天。

從東南亞走到非洲,再從東歐奔赴中南美洲,走遍全球各地後,劉啟群深切感受到落後國家對醫療的迫切需求,以及義診所面臨的侷限性。因為每次義診頂多只持續一、兩周,當大批醫護人員撤離後,一切還是回到原點。「義診,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劉啟群不免感慨地說。

前年南亞海嘯,作為國際人道救援組織,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利用特有的國際協調平台進行國際參與,和其他國家紅十字總會共同展開救援行動。當務之急是在海嘯過後,展開供水衛生計畫,持續提供災區數百萬公升乾淨又安全的飲用水和清潔水,給予上萬名災民實質協助,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也在供水、汙水處理及垃圾處理等三個層面上,共同投入這項龐大的供水衛生計計畫。

紅十字總會指出,供水衛生等基礎工程雖然不一定顯而易見,卻是相當根本的問題,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來看,也是災民應該享有的最基本人權。水、食物、醫療、庇護所都是災民所需,同時重要的是讓災民擁有充分的資訊及知識,如此才能讓救援行動發揮最大的功效。

「迅速回應」是展望會的核心價值之一,特別對於突如其來的災難,期許能夠迅速有效的回應在緊急救援上面的需要。去年此時,南亞海嘯震驚全世界,展望會在第一時間踏上印尼、斯里蘭卡、印度等災區,並迅速與世界展望會夥伴國投入緊急救援。在國內,七二水災造成南部地區很大的災難,海棠、泰利、龍王等強烈颱風一一過境,展望會啟動緊急救援機制,協助災民。

此外,展望會的願景是盼望每一個孩子都有豐盛的生命。展望會會長杜明翰表示,「資助兒童計劃」長期服務國內外孩童,去年底已突破10萬名。針對糧食短缺,展望會去年開始與農委會合作,運送白米到中南半島中最窮的國家─寮國,並在戰亂的南蘇丹建立14個營養餵食中心。

No comments: